首页 > 时政 > 特别报道 正文

【稳增长促发展攻坚年】抢抓机遇乘势而上 促进经济平稳向好发展

稿件来源:《共产党人》2025年第14期 作者:中共海原县委员会 发布时间: 2025-07-23 | 打印 | 字号:TT

屏幕截图 2025-07-23 155237.png

海原县举办“迎五一·浪海原·品美食”促消费活动,成功打造出一场集文化、美食、消费于一体的假期盛宴。 海原县委办供图

  自“稳增长促发展攻坚年”行动开展以来,海原县以“开局即决战、起步即冲刺”的奋进姿态,聚力打好“六个攻坚战”,千方百计扩增量、集中精力攻难点、多措并举防风险,坚决守牢“四条底线”,全力促进经济平稳健康运行,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.7%,呈现稳中有进、进中向好、量质齐升的发展态势。

  统筹城乡优规划强布局

  坚持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相统一,以高水平规划引领高质量发展。稳步收官“十四五”。全面深入分析评估“十四五”期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,总结分析“十四五”期间工业带动乏力、农业产业断链、消费市场不活跃、城镇承载能力不强等短板弱项,明确“十五五”发力方向和突破重点。科学编制“十五五”规划。有效衔接中央和区市规划及增量政策,围绕农业调优结构、工业优化布局、一二三产深度融合、城乡融合发展等方面,分领域合理确定目标任务、科学精准规划举措,计划编制专项规划23个,已初步谋划储备项目162个,估算总投资571亿元,力争“十五五”期间,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%以上,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长分别为5%和7%。统筹规划“两化一振兴”。围绕“规划、兴业、夯基、富民”精准发力,对海原县近10年人口流动趋势、产业发展规律、居民收入变化等进行系统梳理和分析研判,着眼“人往哪里走、产业往哪里聚、资源往哪里配”3个核心问题,调整优化“东四乡”“西六乡”“中八乡”的县域产业发展布局,构建“两核四镇三灌区”新型城乡融合发展格局,推进城乡空间重构、功能重塑和资源重组。

  提速加力抓项目扩投资

  坚持“项目为王”理念,对各项重点指标任务倒排工期、挂图作战,确保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%以上。抓紧项目时序进度。坚持高位推动,严格落实县级领导包抓和重点项目“定期调度+随机调度”“实地督导+日常指导”工作机制,将重点项目进度安排到月、细化到周、具体到天。上半年海原县开工项目60个,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4.4亿元,增长21.3%。召开为企业纾困解难集中办公会,落实项目全流程跟踪服务机制和水电气路讯等要素保障,推动项目快落地、快开工、快投产、快达效,尽快形成更多实物量和投资量,争取年度投资达到85亿元以上。抓实项目招引落地。聚焦装备制造、清洁能源、特色农牧、轻工纺织、现代物流“五大主导产业”,成立“6+2”专题招商小组,以产业链招商、以商招商、以营商环境招商,上半年组织外出招商9次,考察对接企业20家,实施招商引资项目7个,实现到位资金13.8亿元。积极向自治区相关厅局争项目、争资金、争政策、争指标、争先进、争试点,力争全年落地项目10个以上,完成到位资金25亿元以上。抓早项目谋划储备。抢抓中央预算内投资、超长期特别国债、“两重”“两新”政策机遇,谋划一批“含金量”“含新量”“含绿量”高的重大项目,谋划储备绿电园区等“两化一振兴”项目227个,计划总投资768亿元,加快推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等项目进入国家和自治区规划。

  全力以赴提信心促消费

  充分发挥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作用,进一步挖掘消费潜力、扩大消费需求、提振消费信心,上半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.88亿元,同比增长5.2%。精准挖掘消费潜能。抓实用好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机遇,深入开展汽车、家电、电动自行车等产品以旧换新及3C产品购新补贴活动,发放补贴资金579万元,带动消费7081万元。海原县限额以上批发业、零售业、住宿业及餐饮业累计零售额实现1.06亿元,同比增长44.2%。积极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,统筹危旧房屋改造和新楼盘开发,带动全年商品房销售15万平方米以上。全力扩大消费需求。聚焦提高“吃住行游娱购”全链条消费活力,抢抓春节、五一等“黄金期”,高标准举办“玩味之旅·享购海原”假期商文旅等系列促消费活动,发放政府消费券100万元,带动消费2735万元。鼓励发展养老托育、家政服务、康养休闲等新兴消费,打造特色明显、品类齐全的特色商业街区发展夜间经济,形成新的消费需求,力争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.2亿元。积极做好消费纳统。召开跨县(区)商贸企业座谈会,协调解决企业经营与数据归集难题,规范统计数据管理流程,确保应统尽统。全力推动“个改企”“小升规”,培育引导个体户和小微企业做大做强,加大伊光饭店等限下企业生产经营调度,动态监测销售额,全面提升入统跟踪服务,力争完成10家商贸企业入库纳统。

  精耕细作调结构促转型

  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,加快产业转型升级,推动产业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、融合化发展。完善产业新体系。紧盯装备制造、清洁能源、特色农牧、轻工纺织、现代物流“五大主导产业”,找准链主企业、关联企业、配套企业,衔接原料、配件、技术、市场等要素,精准绘制产业“图谱”,“按图索骥”延链补链强链,匹配上下游、打通供应链、扎根前后端,加快推动新华三PC机和LED灯、怡亚通冷链物流等项目落地,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在空间上集聚、业务上协作、资源上共享,促进产供销全流程精准有效衔接。提升要素新优势。抓住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耦合发展的最佳窗口期,用足风的价值,用好光的效益,提升田的能级,盘活园的资产,加快推进宏阳330kV变电站、南湾750kV输变电线路工程开工建设,构建三角形双回路电网框架,形成清洁能源“源、网、荷、储、智”多元互动、多产联动的链式发展格局。拓展产业新业态。依托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动能,充分发挥深海物联等企业优势,加快企业“智改数转”,深入推进“育名企”“创名牌”行动,积极引进高端服装、鞋帽贴牌生产或代加工,数据标注和清洗,电子元器件组装等产业,探索开展“低空经济+物流”“低空经济+农业”“低空经济+文旅”等多场景应用,着力培育“十百”亿级项目、企业、产业和园区。

  责任编辑:李妍


>>><<<
【作者】:中共海原县委员会
【来源】:《共产党人》2025年第14期